首页

艾彩视频免费区

时间:2025-05-30 02:35:52 作者:揭秘中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探什么?怎么去?有何难? 浏览量:25030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题:揭秘中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探什么?怎么去?有何难?

  记者 马帅莎

  5月29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这是中国首次实施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也是继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之后,中国再次实施行星际探测任务。

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白国龙 摄

  天问二号任务将完成哪些目标?探测器如何飞往小行星?与探月、探火相比,此次任务有何新难点?工程有关专家日前接受媒体采访作出解读。

  探什么?

  根据规划,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完成多项任务,包括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

  工程目标方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春亮表示,希望实现小行星采样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并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探测数据和珍贵样品。

  科学目标方面,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韩思远表示,天问二号探测器搭载了11台科学载荷,将对目标天体的地貌、物质组分、内部结构、可能存在的喷发物以及轨道力学等方面开展研究。

  “在取得小行星样品后,我们还将对样品物理特性、化学与矿物成分、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等方面开展研究测定。”韩思远说,我们希望通过天问二号任务实施,能够在这两类小天体的认知、起源、演化等方面取得科学研究突破。

  怎么去?

  据了解,天问二号任务整个飞行过程复杂且精细,共包含13个飞行阶段,设计任务周期长达10年左右。

  其中,小行星2016HO3采样返回任务共分9个阶段。完成发射后,天问二号探测器进入小行星转移段。随后探测器依次进入小行星接近段、交会段、近距探测段,并在近距探测段“边飞边探、逐步逼近”,对小行星开展悬停、主动绕飞等探测,确定采样区后进入采样段。

  完成采样任务后,探测器将经历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并在返回转移段接近地球,返回舱与主探测器分离,之后独自进入再入回收段,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成回收。此后,主探测器继续飞行,前往主带彗星311P,开展后续探测任务。

  有何难?

  此前中国已成功实施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火星“绕、着、巡”探测,但天问二号任务主要针对小行星和主带彗星开展探测活动,探测目标不同,也带来新的技术难题。

  一方面,科学家目前对于小行星2016HO3的自转速度、表面状态等具体情况尚存一定不确定性,这为天问二号任务带来艰巨又复杂的挑战。韩思远表示,对此,工程将采用“边飞边探边决策”的策略,以应对目标天体特性不确定等难题。

  另一方面,不同于月球采样和火星着陆,小行星附着与采样是在弱引力条件下进行。韩思远指出,根据目前的观测数据判断,小行星2016HO3的平均直径约41米,几乎处于零重力环境,加之小行星处于高速自转状态,探测器需在这种复杂条件下,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稳定附着及采样,任务难度巨大。

  此外,天问二号任务距离跨度大也为其增添挑战。完成小行星采样任务后,天问二号主探测器还将与返回舱分离,花数年时间飞往主带彗星311P。小行星2016HO3距离地球约1800万至4600万公里,主带彗星311P距离地球约1.5亿至5亿公里。韩思远称,距离地球远、多目标探测、任务周期长,对轨道设计、能源管理、智能控制以及探测器工作状态的长寿命、高可靠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单忠德表示,国家航天局牵头实施天问二号任务,推动星际探测征程接续前进,迈出了深空探测的新一步。任务实施周期长,风险难度大,工程全线攻坚克难,协同攻关,确保了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期待天问二号按计划完成各项探测任务,取得更多原创科学成果,揭开更多宇宙奥秘,增进人类认知。(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东省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罗军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了解,此次夏令营活动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职工国际旅行社总社承办,农民工子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免费参加,是工会组织引导社会各界多方合力作为,做好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维权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

电影《只此青绿》全球首映礼走进北京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湖北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五次到湖北考察,赋予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目标定位。十多年来,湖北全省上下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此刻,在Ai的描绘中,中国式现代化的图景正穿越时空,在我们眼前缓缓打开。

第五届全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学大会在银川开幕

各国大使、使节纷纷表示,此次“核合之旅”精彩难忘,中国在和平利用核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经验、倡导的合作精神让广大发展中国家受益匪浅,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大使、使节们还分别介绍了本国在和平利用核技术方面的优先事项和重点需求,并就如何更好地利用核科技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发表观点意见。

警惕!这背后的“攻心战”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我国北方,初秋的早晚凉意渐浓,昼夜温差加大,空气湿度逐渐降低、气候也变得干燥起来,大家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还没有完全适应,呼吸道疾病、肠胃炎、感冒等疾病在这个时候也容易找上门。在南方地区,秋老虎仍然威力不减,大家还要继续在酷热当中度过一段时间。

深秋为何还会有强台风?气象专家解读

曾几何时,韩流文化带动的“旅游+追星”模式吸引了大批中国年轻人赴韩国旅游。今年25岁的王歌曾是“韩流”迷,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的童年和青春期是由诸如《我的女孩》《继承者们》《太阳的后裔》等韩剧串联起来的。受韩剧影响,她对济州岛的雪、首尔的炸鸡心生向往。加上后来“粉上”韩国男团,她更期待能去韩国看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